后台管理

家园共育

老师我不会

发布日期:2019-05-04 07:47:31   来源:邬桥幼儿园   点击量:



背景:

东东是我们班能力较弱的孩子,不管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还是表达上都是比较弱的。每次午睡起来,总是坐在床上等着老师来帮助穿衣裤。学习活动中,他会坐在那里,不回答任何问题,只是看着你。一旦你指出他的缺点,他都会放声大哭,比较幼稚。

实录:

一天放学时,东东的妈妈问了:“张老师,今天宝宝在幼儿园吃饭怎么样?”

我说:“挺好的,都是自己吃的,只是比较慢。因为拿筷子的姿势不对,回去要好好学学。时间久了,用筷子熟练了,就会进步了。”

东东妈妈:“是啊,他在家也是的,吃饭太慢了,而且老把米饭挑出来,最后都是我来喂的。”

听了妈妈的话,我:“一开始学用筷子,是比较不熟,你让他自己多尝试,时间久了,他就会了,不要嫌麻烦就喂了。久而久之,他更加不会自己拿筷子吃饭了。”

东东妈妈:“那有时候看着真着急。”

我说:“让他多练习,父母不要一手包办。”

东东妈妈听了,点点头就走了。

过了几天,她又抓住了我:“张老师,最近东东是自己穿裤子的吗?”

我说:“是啊,一开始不愿意自己动手,多夸夸他、激励激励他,他会的。不要担心。”

反思:

1、家长过分溺爱孩子,对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决心和方法。希望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。

2、应该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阶段目标,让家长对照自己的孩子进行评分。

3、在幼儿园中,应该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画画、唱歌、念儿歌等,个别幼儿需要一对一辅导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特点,每个父母也有着自己的对于孩子的期望、担心、骄傲。和家长的沟通要直切入家长心里所想,有针对的进行一些支持或建议,往往也会得到家长积极的回应。

另外,在与家长的沟通中,除了运用到口语沟通,其实非口语的沟通也很重要。教师若能敏锐地从家长的表情、手势等非口语沟通中感受,就能从中察觉他们内心的情绪,免去一些说出来的尴尬。同时,在与家长的沟通中,教师也可以运用表情、声调、姿态等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