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管理

家园共育

做好引导,不要刻意“教育”

发布日期:2019-09-26 15:41:56   来源:邬桥幼儿园   点击量:

做好引导,不要刻意“教育”

中三班 徐梓菡妈妈

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。父母的举动会影响孩子。有这么一个故事:

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到镇上的酒馆喝一杯酒。 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,他吻别妻小之后,有径直向酒馆走去。没走多远, 他感觉有人跟在他后面,当他转过身来时,发现他的孩子正踩着他留在雪 里的脚印并且兴奋地喊着:“爸爸,他看,我正在踩你的脚步!”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愕,心想:“我要上酒馆,但儿子确跟随我的脚步!” 从那天起,他再也不光顾酒馆了。 俗话说:“言传身教”。你的孩子正在默默地看着你的言行举止,甚至学着你的样子。实际上你对孩子的影响很大,不经意的一些举动,已经在影响孩子,因此你要做的是引导,并非一味的“教育”。

“玩”是孩子的天性,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,让孩子玩的自在,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让孩子开心的玩,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。“玩”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,尽量不要去打扰孩子,要么你就一起参与。

临睡前,我女儿有时会要我给她讲个故事,当然在我给她开讲前我也会要求她。首先,把故事书上自己认识的字用有颜色的水彩笔圈出来,然后我会让她告诉我,你认为你手上拿着的这本故事书上的彩色图片都在说了些什么事情?她会把他说理解的东西告诉我,穿插着沟通互动,实质上,不是我在给她讲故事,是她自己在看图说话。但是她的妈妈就和我相反,照着故事书就读,读到孩子睡觉,读了三天,去问孩子,故事讲了什么,确实一无所知。因此,只要我们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。

孩子有孩子的天性,不要把“被教育”这个“重担”强压在孩子身上,“琴棋书画”或许孩子并不喜欢,相反的他就想时不时的看看动画片,当天能够把7个“葫芦娃”的技能和长幼顺序,毫无差错的告诉你的时候,这也是孩子的收获,至少这些我还不知道。

少一点对孩子的强压教育,多一点引导,好好陪孩子玩,让她玩的开心,就足够了。

分享到: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