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管理

家园共育

幼小衔接小游戏

发布日期:2019-05-04 09:08:50   来源:邬桥幼儿园   点击量:



游戏孩子们的天性,是孩子们快乐的表达方式。通过游戏也能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,如合作能力、创新能力、想象能力等,也能培养幼儿更好的规则意识,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活动。《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》中强调“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要体现游戏性和趣味性,反对小学化、知识化的倾向。”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,在游戏化、趣味性的活动中融合幼小衔接。而游戏活动正好可以被采用促进幼小衔接。

游戏1:猜扑克

做法:去三张不同的牌(去掉花牌),随意排列于桌上,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、黑桃3、方块5。选取一张要孩子记住的牌,如梅花2,让孩子盯住这张牌,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子上,有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。最后让孩子报出梅花2在哪里,如果他猜对了,就算胜出。家长和孩子可依次轮换做游戏。

提示:随着能力的提高,家长可以增加难度,如增加牌的数量,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,可有效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。

游戏2:抢背电话号码

做法:一本电话号码本,就可以成为游戏工具。家长让孩子看一两秒钟电话号码本,让他记住某人的号码,然后移开号码本,让他背出来。家长和孩子还可以轮换着背,比比谁厉害。

提示:随着孩子记忆号码的水平不断提高,可适当增加难度,如让孩子记两个或三个人的号码等。

游戏3:开火车

做法:三人围坐一圈,每人报上一个站名,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。如,爸爸当作北京站,妈妈当作上海站,孩子当作广州站。爸爸拍手喊:北京的火车就要开。大家一齐拍手喊:往哪开?“父拍手喊:广州开。于是,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:广州的火车就要开。大家又齐拍手喊:往哪开?”儿子拍手喊:上海开。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,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。火车开得越快越好,中间不要有间歇。

提示: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,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。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朋参加,那就更好了。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、耳、心并用,因此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,同时也锻炼了他思维快速反应能力,而且游戏气氛活跃,能调动人的积极性,孩子玩起来,就会乐此不疲。

游戏4:乒乓球抗干扰

做法: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,绕桌子行走一圈,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。你在旁边进行捣乱,但不能碰到她的身体。一会儿拍手跺脚,一会大喊大叫,还一边说:掉了!掉了!”孩子为了不输给你,就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。

提示: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,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,就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,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,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,他就会分散注意力。然而正因为有干扰,有难度,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,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。

游戏5:山谷回音——蒙氏肃静课

做法:让许多孩子轮流假扮为山谷一头的人,对着山这边喊话,其他幼儿注意倾听,并重复。教师要指导喊话的孩子,让他们喊的声音依次逐步减弱。这个游戏看似简单,实际上它能够锻炼幼儿的注意力、安静倾听的能力。正如蒙台梭利所说:通过反复的肃静课,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,以增加幼儿在工作中体验纪律的持久性。

游戏6:什么东西不见了

做法:摆出几样东西,让孩子看上1—2分钟,再让孩子闭上眼睛,拿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东西,再请孩子说说什么东西不见了。(提示:可先从少数几个东西开始,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,再逐渐增加东西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。)

游戏7:萝卜蹲

做法: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,一组代表红萝卜,一组代表白萝卜,一组代表黄萝卜。老师喊口令:“红萝卜蹲,黄萝卜蹲,白萝卜不蹲。”喊哪一组蹲,哪一组要快速蹲下。喊另一组,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。未按口令动作的孩子算失败。(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)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