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
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。应本着尊重、平等、合作的原则,争取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主动参与,并积极支持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。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,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、相互配合,家园互动形成合力。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。
实录:
彭政是本学期新来的插班生。弟弟有些好动,倾听习惯也比较差,往往对于老师说的内容要再去对他个别重复两三遍,他才会有所反应。
为了让弟弟获得进步,于是,我们就趁下午放学时和来接他的妈妈做了交流。她妈妈一开始有些忐忑,于是,我们就对她的情绪做了安抚。微笑着跟她闲话家常,同时也了解一下弟弟在家里的情况。我们也了解到弟弟在家里还是一位懂事的好孩子,会帮着妈妈做家务。我们也及时地给予了弟弟表扬,并告诉妈妈弟弟在幼儿园里表现还是挺不错的。并列举了一些弟弟表现好的地方,如:会主动帮助同伴,早上来了会主动把其他小朋友的小椅子也帮忙翻下来放好;很有礼貌,而且能够和同伴友好的相处等等。他妈妈听得眉开眼笑,并很自豪地说:“是哦,他现在真是长大很多。”
接着我继续说:“弟弟进步是很大的,也挺聪明的,就是有时候小耳朵听不进老师的话。”
妈妈接过话茬说:“是哦,他在家里也是这样的,一遍两遍叫不听的呀。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,知道吗?”
我摸摸彭政的头,鼓励他说:“相信你能做到的,对吗?老师对你有信心。”彭政用力地点了点头。我微笑着说,“那如果再能完成老师的小任务的话,就更好了哦。”
弟弟看向了妈妈。妈妈解释说:“我们不太上网,有时没办法完成。”
于是,我就让她妈妈明白做这些小任务的重要意义,她妈妈明白个中好处,我还建议她,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可以打电话给我们老师,我们会详细的帮助她解答。
对此,他妈妈表示很感激。并且说以后会全力配合老师的。之后,我们收集各种废旧材料,主题活动材料时,他们都很积极。并且,令人可喜的是,彭政也进步了,我们发现他坐的样子比以前好看了,而且,小眼睛也总是会很有神的看着老师,上课时也会开动脑筋,举手回答问题了。
反思:
1、沟通时先扬后抑,让家长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。
先扬后抑,顾名思义就是先肯定优点与进步,然后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。首先肯定幼儿是主流,避免挫伤幼儿及家长的自尊心。肯定主流,肯定进步,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。在谈孩子的缺点时,我们也根据情况,区别对待。对一些我们很熟悉的家长,我们就往往说得直率一些。对一些自尊心强的家长,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,感到有压力的;在谈论幼儿缺点时我们就委婉一些。
2、微笑待人,用微笑打动每位家长。
作为一名教师,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,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,衣着整洁,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,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。在外人看来,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,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,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,在来园、离园时与他们很热情的打招呼。用我们的微笑和热情就可以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。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,要克制自己的怨气,不要和家长争执,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,脸上要充满微笑,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,都能轻易渡过,赢得家长的好感,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,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。